台北市蓬萊國小幼童軍277團

台北市蓬萊國小幼童軍277團

2014年11月4日 星期二

兔尾草



兔尾草
學名:Uraria crinita (L.) Desv.ex DC. & Laut.
科名:豆科(Leguminosae)
俗名:布狗尾、山狗尾、狗尾草、狐狸尾、台灣人參。
莖:直立多分支,長有短毛。
葉:互生,奇數羽狀複葉。
花:蝶形花,總狀花序,頂生,成穗狀。
果:節莢果3~6節。
鑑定特徵:紫紅色的總狀花序,穗狀,莢果分節,外被宿萼,與長穗兔尾草相比,本種花序較短,小葉也較小。
分布:平地至低海拔山區,長於坡地灌木叢邊或與其他雜草叢生,亦有單獨長於開闊地者。
用途:藥用、驅蟲。


兔尾草屬多年生的亞灌木,植株高度可達1.5公尺,莖直立且多分枝,莖上有短毛。奇數羽狀複葉,互生,有柄;小葉5至7片,對生,接近革質。葉片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8至12公分,寬4至6.5公分(人工栽培者葉片更大),葉緣平滑,葉背著生柔毛,頂生總狀花序,1成穗狀,長者可達30公分以上,先端略為彎曲,形如狗尾巴,所以也有人稱之為「狗尾草」,但不可與禾本科或紫草科的狗尾草混淆了。每一朵小花長約5至7公厘,紫紅色,蝶形花冠,2小花著生密,萼管短,5裂,每朵小花都有苞片保護,果實不大,為節莢果,有2至6節,成熟的種子為黑褐色,莢果外被宿萼。

兔尾草喜生長在灌木叢旁或與其他雜草叢生,耐旱、多年生,冬去春來,老植株會萌發新芽,在秋季就算兔尾草與其他雜草叢生,亦可一眼就辨識出來,因為它獨特的長花穗與顯眼的紫紅色,在雜草叢中可說是鶴立雞群,現在由於商業利用,需要大量的兔尾草,故在中部地區有人大量栽培。

在縣內的山坡地,偶爾可見兔尾草的蹤影,有時候呈現小群落的聚生,但數量不多,因為常遭人挖掘取走。不論野外或人工栽培,都利用種子繁殖,一個花穗可生產不少種子。

兔尾草的根部是民間運用最廣最多的藥草之一,冬天時唯「狗尾雞」可與薑母鴨一較高下,小時候到山上工作如果遇上兔尾草,大都會掘出它的根,帶回家洗淨,可以加入雞肉或魚肉燉煮,湯汁甘美,香氣濃郁,有開脾利尿、治小孩發育不良等功效,用不完的兔尾草,曬乾後可以長期存放,以備不時之需。

據中華本草一書記載,兔尾草全株皆可入藥,可清熱、消積、殺蟲,主治感冒、咳嗽、咯血、外傷流血。又嶺南草藥志說兔尾草可解熱、殺蟲、治絲蟲病、瘧病等。

兔尾草亦對小兒疳積及發育不良具良好療效,以前環境衛生不好,兒童罹患寄生蟲的情況很普遍,除了學生會配合檢查及投藥外,鄉下人家亦會自己燉煮「狗尾雞」來為孩童驅蟲。

冬天又來了,街上販賣的「狗尾雞」香氣誘人,但吃過幾次後,總覺得沒有小時候的那種甘甜,也許是記憶中的味道不能取代,又或者是自己參與其中,吃來格外香甜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