臭杏
學名: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.
科名:藜科(Chenopodiaceae)
俗名:臭川芎、土荊芥、臭莧、蛇藥草。
莖:莖被白色腺毛,分枝多,具稜。
葉:葉狹卵形或披針形,先端銳形,波形或深波形齒緣。
花:春天開花,穗狀花序,分枝甚多,花小型綠白色。
果:胞果扁球形,種子細小,外包以宿存花被片。
鑑定特徵:莖葉具特殊氣味。
分佈:全縣平地常見,生長在較潮濕之空地、庭園或路邊,以新營、鹽水、佳里、新化、玉井、南化、歸仁等地較多。
臭杏為一年生草本,全株帶有特殊的氣味,是臭或是香因人而異。夏季莖葉生長旺盛,可以大量採收當野菜食用。臭杏的特殊怪味,可以提煉芳香油,是一種絕佳的驅蟲藥;葉子供調味,亦可曬乾代茶使用,種子可炒食或主食。
臭杏的葉片單葉互生,具短柄;葉片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;長3至16公分,寬0.5至5公分,先端漸尖或鈍,基部微下延,下部葉稍大,上部的葉較小,邊緣有不規則的鈍齒或呈波浪形,靠近頂部的葉全緣,並變為條形或條狀披針形,下面密被黃色腺點,沿脈疏生柔毛。
臭杏喜溫暖乾燥的氣候,在高溫高濕環境,雖生長迅速,但質量較差,揮發油含量較低。喜愛陽光,所以宜選向陽和較乾旱的地區栽培,可以種子繁殖,春季為其播種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