尖舌草
學名:Rhynchoglossum obliquum Blume var. hologlossum (Hayata) W.T.Wang
科名:苦苣苔科〈Gesneriaceae〉
莖:一年生草本高度在5~37cm左右;莖無毛或疏披細柔毛。
葉:葉互生,歪基,膜質,狹卵形,長3~13.7 cm,上面無毛或近緣處疏披細
柔毛,下面無毛,漸尖頭,全緣,基部一邊近楔形,另側近耳形,葉背側脈
凸起。
花:花冠淡藍色,長約6 mm,外無毛,近口部有細柔毛,小型,呈總狀花序,1
花萼鐘形,5裂,裂片披針形,冠筒2唇形,有藥雄蕊2枚,花藥黏合。花
期為8~9月。
果:蒴果卵形,褐黑色,長3~4 mm,種子橢圓形,細小、多數。果期為10~11月。
鑑定特徵:1.植株碎弱葉互生,歪卵形,基部一邊近楔形。
2.花冠淡藍色,長約6 mm,外無毛,近口部有細柔毛。
分佈:生長在低海拔山區林緣,灰岩上略陰濕處,能發現小族群;本縣以關仔嶺、
崁頭山、梅嶺和南化烏山為主要區域。
用途:觀賞植物。
尖舌草Rhynchoglossum obliquum Blume var. hologlossum (Hayata) W.T.Wang是苦苣苔科植物,Rhynchoglossum是尖舌草屬之意,臺灣特(固)有種 (endemic plant),2多年或一年生草本,台灣也僅此一種,分佈在縣境低海拔地區,生長於次生林或為岩生植被。全株直立狀,莖略有分枝,多為花梗;花淡藍,果實為蒴果,褐黑色。
在南化烏山、東山崁頭山等地的登山步道上林蔭下、岩石壁間,可瞧見到尖舌草的身影。但由於植株小,如果沒有仔細觀察,較難發現它們的蹤跡。尖舌草長像玲瓏可愛,有淡藍色的筒形花冠,歪卵形的葉片,葉脈深刻明顯,非常特殊,在開花期,走一趟山林,就不難發現其美麗的模樣!
「空山新雨後,天氣晚來秋,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」,初秋,走入山林,潮濕的岩壁,正滴著雨後的水珠,走著走著,發現被昆蟲啃食的綠葉中,開著小小藍紫的小花,點綴在綠色世界中,自有一番新趣,那就是尖舌草了。細心觀察,我們更能體會大自然之美,即使微小如一朵藍紫小花,也有其美妙的世界。
科名:苦苣苔科〈Gesneriaceae〉
莖:一年生草本高度在5~37cm左右;莖無毛或疏披細柔毛。
葉:葉互生,歪基,膜質,狹卵形,長3~13.7 cm,上面無毛或近緣處疏披細
柔毛,下面無毛,漸尖頭,全緣,基部一邊近楔形,另側近耳形,葉背側脈
凸起。
花:花冠淡藍色,長約6 mm,外無毛,近口部有細柔毛,小型,呈總狀花序,1
花萼鐘形,5裂,裂片披針形,冠筒2唇形,有藥雄蕊2枚,花藥黏合。花
期為8~9月。
果:蒴果卵形,褐黑色,長3~4 mm,種子橢圓形,細小、多數。果期為10~11月。
鑑定特徵:1.植株碎弱葉互生,歪卵形,基部一邊近楔形。
2.花冠淡藍色,長約6 mm,外無毛,近口部有細柔毛。
分佈:生長在低海拔山區林緣,灰岩上略陰濕處,能發現小族群;本縣以關仔嶺、
崁頭山、梅嶺和南化烏山為主要區域。
用途:觀賞植物。
尖舌草Rhynchoglossum obliquum Blume var. hologlossum (Hayata) W.T.Wang是苦苣苔科植物,Rhynchoglossum是尖舌草屬之意,臺灣特(固)有種 (endemic plant),2多年或一年生草本,台灣也僅此一種,分佈在縣境低海拔地區,生長於次生林或為岩生植被。全株直立狀,莖略有分枝,多為花梗;花淡藍,果實為蒴果,褐黑色。
在南化烏山、東山崁頭山等地的登山步道上林蔭下、岩石壁間,可瞧見到尖舌草的身影。但由於植株小,如果沒有仔細觀察,較難發現它們的蹤跡。尖舌草長像玲瓏可愛,有淡藍色的筒形花冠,歪卵形的葉片,葉脈深刻明顯,非常特殊,在開花期,走一趟山林,就不難發現其美麗的模樣!
「空山新雨後,天氣晚來秋,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」,初秋,走入山林,潮濕的岩壁,正滴著雨後的水珠,走著走著,發現被昆蟲啃食的綠葉中,開著小小藍紫的小花,點綴在綠色世界中,自有一番新趣,那就是尖舌草了。細心觀察,我們更能體會大自然之美,即使微小如一朵藍紫小花,也有其美妙的世界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